市建首幢改造活化工廈升值逾倍

◆近60年樓齡的長沙灣永康工廠大廈在2013年市建局啟動項目時,呈老化失修(左),經過維修及由市建局改造後,現已是一幢具多元化用途的現代化樓宇(右)。 網誌圖片
◆市建局把地下單位活化改建成樓宇復修部辦事處,並設有多個房間,供已預約的資助計劃申請人及法團來辦理手續。 網誌圖片

香港文匯報訊(記者 文森)巿建局的長沙灣汝州西街永康工廠大廈重建項目先導計劃,因收購率低而中止,並斥資約1.5億元改為以樓宇復修及「局部改造」重設的市區更新策略。經過約3年時間,該工廈的改造工程已竣工,是市建局首幢以改造重設復修、活化再用的工廈項目。由上月起,該工廈的地下單位已成為市建局樓宇復修部的辦事處,而上層單位改造成辦公室後,每平方呎樓面市值將超過1.1萬元,較改造前約5,000元增加逾倍。

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日發表網誌表示,永康工廠大廈改造項目整項改造工程支出約1.5億元,以市建局持有27個單位合共約7.2萬平方呎樓面計算,每平方呎改造成本約需2,000元。

他指出,經改造後以每個上層單位面積約3,100平方呎計,每個單位的物業價值增加約2,000萬元,單位的市場租值亦會隨物業增值和環境設施改善而有所提升,「在計算改造工程成本後,改造單位所創造的物業增值仍甚具效益。」

韋志成:「局部改造」減工程支出

他表示,市建局提出創新的「局部改造」方案以取代「全幢改造」,將改造工程帶來的支出和運作影響減至最低。他希望永康工廠大廈的案例可起牽頭和示範作用,從工程規劃、施工方案、配合相關法規等不同層面,與特區政府、專業機構以至工廈業主分享經驗,增強各界對改造和活化工廈的信心。

更重要的是共同探討為有意活化改造工廈的業主提供更多誘因,政府亦可重新審視各項針對工廈改造用途和地契條款的要求,提供彈性或寬免措施。韋志成說:「希望可從多方面鼓勵業主透過重建或復修及改造重設,活化工廈,善用土地資源。」

Write a comment